企业自媒体运营完全手册

小米董事长雷军,为了给新发售的小米CC 做宣传,2019年6月开通了小红书帐号。到目前为止,接近9个月时间雷总一共发了70条笔记,收获2.6万粉丝。平均每个月发文8条。
再看雷军的知乎帐号,雷军早在2011年就开始玩知乎了,目前一共收获了37.2万名粉丝,但他在知乎只回答了9个问题,而最近一条回答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了。看起来,知乎上从事互联网、科技行业的人群更多,也更加喜欢讨论手机、互联网科技相关话题,更符合雷总和小米的调性,再说,雷总在知乎的粉丝比小红书多多了。(37.2万这个粉丝量很是可以了,知乎数据非常真实,不像某些平台90%多都是水份,在知乎上粉丝破万都可算是大V了)


那么,为什么年届50的雷总还在努力跟一群95后小姑娘打成一片,奋力在她们的平台上发内容,也不搭理人均985年薪百万的知乎呢?
- 因为作为一名企业家,雷总非常清楚小米的用户在哪里。
在小红书上展示一下小米10超广角镜头拍的超美风景照、给小米CC9设计的漂亮手机壳,或者小米手机的多彩颜色、酷炫的新壁纸下载,小姐姐们可能就下单购买了。
但如果这些内容放到知乎,大概率换来的不是买买买,而是群嘲。在知乎上,你要跟他们讲小米的各种黑科技、公司战略和技术路线、未来规划和家国情怀,长篇大论,口干舌燥,用户还是不一定会买单的。对于小米来说,知乎并不是一个好的带货平台。
- 企业的目标消费者在哪里,就在哪里做自媒体运营。这是企业经营自媒体的第一条法则。
内容种草是这几年的一门显学,特别是在美妆业,护肤品牌HFP通过大量中腰部公众号的投放、彩妆品牌完美日记通过小红书大量中长尾KOL的投放,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对于种草学来说,首要一点就是要选择好平台。为什么HFP重点发力公众号而完美日记侧重小红书呢?

那是因为HFP主打成分护肤,因此它需要教育用户,所以选择公众号、朋友圈等社交媒体。HFP分享各种护肤成分的故事、知识,再用明星、科学实验、使用前后对比、数字、权威机构来做背书,深化成分对皮肤的好处,让你透过文字津津有味地看HFP的广告,不自觉对品牌产生信任。而完美日记属于彩妆品牌,因此它需要展示效果,所以选择小红书、B站、抖音、微博等以图片或视频为主导的内容平台。
完美日记呈现眼影的画法和教程、口红的效果,各大品牌口红产品的测评与对比,顺手给女生们科普各种化妆知识,不知不觉就把货给带了。
- 所以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属性、用户特征,结合不同自媒体平台的调性,来决定选择哪个平台进行运营,不同平台又该采用何种内容形式、运营玩法。这是企业经营自媒体的第二条法则。
基于这两条法则,我们来说一说不同自媒体平台的具体玩法。
01
抖音
它不只是一个填饱肚子的地方,而是一个你可以发挥创造性和想象力,吃得尽兴、吃得开心、吃得花样百出的地方。你把这些拍出来给消费者看,才能打动他们来海底捞消费。
再来看小米手机的官方抖音号,如何让消费者想买小米呢,那就给他们展示用小米手机可以做什么,所以小米制作了《手机拍大片》系列教程。我们看小米发起的各种话题:#赖床拍照法#宅在家里怎么拍写真;#把世界拍慢点#如何用小米手机的慢动作模式拍出戏剧化效果;#超广角拍摄#怎么用超广角模式拍出效果更震撼的画面。这就是小米的戏剧性。
在奥迪官方抖音号发起的所有话题之中,最火的是#冬日燃擎令#和#活出生命的辽阔#。这两个都是展示奥迪带你去看风景,不管是玩转冰雪世界还是看到壮阔的海岸线。
而奥迪发起的其他表演性质的话题,比如#一车好戏#、#段子手说车#、#强音红人馆#、#没有我修不好的车#、#金牌销售的自我修养#等话题,播放量较为一般。这不仅是因为这种表演段子、故事性质的短视频拍摄难度大,所以参与的用户更少。
02
微信
大家可以去看HFP的公众号推文和完美日记的小红书笔记,他们在推文里不是通篇都在强调我的产品怎么怎么好,而是跟消费者分享护肤知识、化妆知识,在这种知识的分享之中,顺便就把货给卖了。
假如我要创业做一个服装品牌,那么我在公众号里分享的肯定不是我衣服的各种卖点,我企业的各种新闻,而是对消费者来说,各种穿衣搭配的知识。开会怎么穿、约会怎么穿、周一怎么穿、周末怎么穿、冬天穿什么面料、夏天穿什么裁剪……这才是消费者需要的。
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说过:“知识是今天唯一有意义的资源”。什么是产品?其实就是一套对用户有效、并通过消费可以证实的知识。知识就是生产力。知识就是企业的人格化流量。
微信公众号发文,应当站在用户本位向消费者传递知识,而非站在企业本位自说自话。
但如何发稿并非微信运营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还是要强调一点,微信不等于公众号,微信运营也不等于写稿发稿。
张小龙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微信不只是媒体,企业不能把微信公众号当成自己的一个免费广告位去看待,而要把它当成一个体系去经营。
企业要经营微信平台,除了公众号以外还包括了个人号、微信群、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今天自己就是一个庞大的产品矩阵,要经营好微信需要不同的自媒体产品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公众号是沉淀用户的核心载体,但要激活用户,建立人设,和用户进行深度互动,则需要借助个人微信号及其朋友圈,或者利用好企业微信和消费者做沟通,再通过微信粉丝群用来策划活动、做推广,引流和裂变。小程序则作为产品展示和电商平台用来变现。
这就是微信的玩法。
03
微博


同时,还在这个格式的基础上,与一些社会热点进行关联,比如“今日,宜向逆行者致敬”、“每日,宜勤洗手”,3月14白色情人节的“今日,宜发糖”、3月8女神节的“今日,宜真我”等。

这样既对官博内容进行了规范,又保持了品牌一贯的调性,不至于因过度追热点而忽略了品牌。不要嫌弃IP化运作导致内容形式单一,要知道古城钟楼,每天只是到点就“铛~铛~铛~”打卡,都能收获100多万粉丝。

包括抖音里面,两个人边走路边对话这个形式,都能引来无数帐号模仿,我至今都不知道它是怎么火的。
但运营微博还有一点特别要提示一下,那就是一定要勤玩微博,把握好调性,注意好三观,谨防翻车。索尼中国今年2月15日发了一条,“女朋友再问你口红色号,就用镜头型号反将一军”。虽然索尼还特意在这条微博后面加了狗头表情,但评论区还是翻车,不少评论表示这句文案涉嫌性别歧视,是对女摄影师的侮辱。

虽然索尼更多只是想玩一个常见的梗,但今天的微博就是这么魔幻啊,涉及到重大事件或敏感话题,企业最好不要随便掺和。
04
知乎
要是你觉得知乎是一个科普和学术平台,企业经营知乎机构号,就是要分享各种技术和专业知识,那么你就输了。
也许早年的知乎的确如此,但随着近两年用户量的猛增,知乎已经走向大众化。在知乎上最易获得高赞的回答,一样是各种段子、鸡汤、抖机灵、编故事、情绪宣泄,这种在各个平台上早已验证过流行的内容,而非冷静客观的摆事实讲道理,极具专业水准的技术科普。
来看一下天眼查的机构号,天眼查在知乎上回答了800多个问题,其中最高赞的三个回答,都是与时事热点相关。
天眼查利用自己的产品特点,提供当事人的一些公开的公司注册资料。比如“有哪些绝对真实的娱乐圈爆料?“这个问题下面,天眼查的回答,就是把各大明星名下的公司,以及与其他明星之间的合伙关系给扒了出来。
再比如奥迪的官方机构号,它的三个最高赞回答分别是“为什么说奥迪是灯厂?“、”无人机可以做哪些脑洞大开的事情?“、”用汽车发动机煎牛排这事靠谱吗?“,都是这种兼具娱乐性和脑洞大开的问题,而非一本正经的科普汽车知识。
所以企业要想玩转知乎机构号,最应扮演的角色是玩家,用自己产品相关的专业性,来给用户提供一些有趣好玩的知识。不信你再看支付宝的知乎机构号,它最高赞的两个回答都是关于支付到底用微信支付还是支付宝的,这就是网民的心态——看热闹不嫌事大。

05
小红书
06
B站
今年初在科特勒2020开年大课上,我在演讲中提到了内容平台的风口(详见《2020,增长从哪里来?三大增长模式剖析及核心公式》一文)。
什么是内容平台的风口?是6、7年前的微博,是3、4年前的公众号,是过去两年的抖音快手小红书,是今年的B站。要经过多年的沉淀之后,B站正在跨越大众化的认知鸿沟,产生新的流量红利。大家可以多多重视这个平台,早做准备。
企业没有任何费用和团队投入,还想着一夜暴红、天天10W+、还梦想着销售卖货KPI……哎,您也别光喝酒啊,吃点菜,你看你都出现幻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