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策划们都在干什么?
有个朋友曾经跟我开玩笑地说:
“你们策划是最轻松的,随便写几个字就行了。我们设计就要画半天,累的要死要活,甲方不满意,还要改的翻天覆地,当年要是我语文好,我也做策划。”
就这简单的一段话里面至少有着对策划的七八个误解,而且可怕的是,对大部分吃瓜群众来说,好像事实就是这样。
更悲催的是,很多业内人士也抱有同样的观点。
接下来,我就带大家走入我们的工作,将策划的细节一一展开,看完以后,请大家再决定自己要不要考虑重新来当一个策划。
策划的工作基本上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
①项目调研与资料归纳
②项目定位与观点孕育
③内容策略与布展框架
④展示手册与工作配合
01
项目调研与资料归纳
在项目调研与资料归纳阶段,我们往往要做的事情包含这些工作:
总而言之,就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还要在海量的资料当中进行归纳总结与整理,这是这个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
千万不要以为只有设计师需要现场调研,展馆策划也需要对整个场地的面积、规整度、楼高、层高、楼层的朝向、光环境等具体参数,地理区位,交通现状,人流量还有商业业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Why?不了解你我们怎样帮助你?
现场调研完毕,还需要收集大量对应的资料,比如国家的政策里面对对这个同类项目的定位,以及对这类业态的规划,再细化一点到地区层面,地区对他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
还有,要阅读城市的规划与产业发展资料,以了解项目在整个城市的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接下来,还要进行同类项目的调查和比对,有没有同样的项目,别人做过的,做的怎么样?到什么水准?有没有什么问题?而我们应该到达什么样的水准。
与此同时,还要从历史角度进行对比,曾经做过吗?我们未来要达到什么高度。
有人说,这还不简单,百度喽。
日常修行
没有专业的搜索技巧,同一个百度,两个世界。
资料收集是一个搜索引擎能搞定的吗?不然需要档案管理这个专业做什么。
接下来,大量的资料被收集完了以后,我们是需要对资料进行建档和汇编,资料的建档指我们要用条理清晰的目录和档案管理使这些资料看起来不那么凌乱,最好是有逻辑和有条理。
把资料放在一起就行了吗?
当然不够!
还要对筛选的资料进行汇编把真正有用的东西抽取出来。汇编的过程其实就是消化资料过程,我们需要对资料进行1度2度甚至多度的筛选,层层精简后得到的资料才是有效资料。这些步骤对工作交接,以及整体工作的推进将起到极大的帮助。
接下来就是阅读。
有人可能会想,阅读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吗?
阅读小说当然是,可是看大量的专业文献,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术语和图表,并且是需要在短时间里理解它们,变成半个专家...
不疯癫不成魔啊!
02
项目定位与观点孕育
读完了这些资料,我们要孕育出对项目的整个定位感知和观点。
2.1 先说定位感知
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从城市的纬度,产业的维度和用户的维度,得出我们这个项目应该在区域里扮演什么角色?在委托方的战略里扮演什么角色,而且,因为这样子的角色,我们应该在整个项目当中采用什么样的整体策略去进行操作?
2.2 然后是观点
我经常说,展馆是我们表达世界的一种工具,那么,请问,看完这些资料,有你想要表达和传统的观点吗?
如果没有,对不起,你的工作全白费了。
这是检验一个策划水平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没有之一。
03
内容策略与布展框架
好的,现在我们的目标清晰了,那内容策略是什么呢?
广度上它到哪里?深度上到哪里?精度上到哪里比较合适,要有个决定。
决定之后就是主题演绎,主题是什么?主题怎样进行演绎和展开?是的,直到这个阶段才有主题,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随便来句话”的那句话。
注意:观点和主题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定位可以不同。要看具体项目。
比如某个规划馆,你的定位可以是“智慧城市的试验田“,观点可以是”智慧城市需要智慧先驱“,主题可以是“智慧城市,智慧先驱“,它们可以是基本一样的。
而某个自然博物馆。
你的定位可能是“城市生命的物种宝库“,观点可以是”生物多样性与城市多样性“,主题可以是”多样性的视界“。
主题展开以后就是故事脉络,故事脉络就是一棵树的树干,要有主干和支干,树干上要有花,叶,果,这些花叶果就是内容点了。
再接下来就是在这些内容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制作展示框架,什么样的内容应该用什么样的展示手法,一一决定,汇编成册。
到这个阶段,基本上一份展览展示的概念策划方案或者是要初步策划方案已经创作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与设计的沟通与资料交接,至于这方面的交接,可以参考我的另外一篇文章《展馆策划与设计的工作配合》,图中一目了然,如下,但没有细说。
今天我把它们展开,简述如下:
① 策划与设计师的工作基本上是同步的,在资料收集阶段,策划往往是和设计师在一起的,一起进行现场的考察,在资料考察回来以后,策划经过前本文所述的工作之后,他要把得到的资料形成一个完整的资料包,通过分享会的形式分享给设计师以及其他的小伙伴们。
②分享会之后,策划制定的展示主题和展示大纲也需要把它交给设计师,设计师依据这些大框架制作出空间的平面布局。
③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头脑风暴会议被召开,在头脑风暴会议上,整个的策划思路、设计思路、设计元素、设计形式、展示形式、空间表达等都需要被确定。
④ 确定之后,设计师将回去进行空间的设计和展项的设计,通过手续原画,或建模渲染出效果图等方式进行空间表达,而在这个过程中,策划将所有的资料汇总到一起,按照自己的汇报逻辑或文本逻辑,制作汇报方案或投标方案。
⑤在最终形成文本以后,策划往往还需要扮演一个讲演者的角色,把整个展馆的idea和他的创新点,乃至于整体展示逻辑进行完美的阐述。
上述的部分都是前期策划的工作量,是上半场,接下来进行的是下半场。
04
展示手册与工作配合
一个方案中标以后,策划的工作其实是非常琐碎的。
不成熟的团队,沟通基本靠磨,不系统,不规范,非常的随意。因此,在后期工作中,利用布展手册进行整体工作指导的意义非常重大。
布展手册应该怎么做呢?
布展手册包含:内容点(分组目录、中英文文字描述)、效果图、空间位置图、展示技术的描述、数量描述以及资料链接等。
内容点在第二大阶段的工作中其实已经完成,在手册里要做的是更进一步的精简,形成上墙文字(涉及到多媒体部分的内容由影片策划和多媒体策划来完成)。
效果图、空间位置图、展示技术的描述、数量描述以及资料链接的存在目的是统一团队所有工种的认知,让他们知道某个内容在哪里,长什么样,什么怎么做的,有几个,最终呈现效果是什么。
如果需要修改,大家只需要对布展手册进行修改,团队所有人统一只认可布展手册最新的版本即可,可以节省大量的沟通时间,大大增加工作效率。
在展馆建设过程中,策划还要负责和甲方继续对接一些资料,不断地完善布展手册,并将布展手册与空间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多媒体团队,施工团队以及,运营团队进行工作上的对接。
还有最后一个步骤,就是展馆运营的策划。
这部分的工作本应该由专门的运营团队来创作,但是由于市场上缺少对应的团队,往往就变成了展馆策划的工作,毕竟,他是离运营最近的人。
这个部分的工作非常之专业,没有过运营经验的人基本上只能靠“猜”来实现方案的写作,与实际运营相去甚至远,基本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加之对展馆运营熟稔的人在行业内本来就凤毛麟角,运营策划的工作简介就是一个BUG,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心得又非常的体系化,我另文再述吧。
策划们在这些工作中可能要花费多少的时间呢?
根据项目本身的体量,它有可能是数小时,数天,数十天,数月,也有可能是数年!
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展馆策划的工作历程和细节,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其实都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的,这种精力的耗费和时间的耗费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随便动动手就可以做出来的。
当然的确有一些策划在面对某一些项目的时候,可以非常快的完成所有的工作,但这是建立在他们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经验上的,并且需要碰到合适的展馆时才能发生的。并且,在这些琐碎的工作当中,我们当然是有办法进行部分优化以加速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提高质量的,这里面有许多的小诀窍和小办法,相信策划们也大多有这样的办法。
但是,难道因为他们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反而就不应该收费,或者应该收取更少量的费用,这是相当地不合理和少智的。
以上,全部。
我的心声,每做一个方案,就是把身体掏空的节奏!
都是尽量做到当前水平最佳,一点一点,试图打破眼前的迷障......所以每次答应做一个方案,都会陷入类似于抑郁的状态,不到‘通’的一刻,时刻都是难受的。
希望每次心血的付出,能换来可以骄傲百年的作品。